婺城科技团:“2025年,婺城将锚定“港”“廊”“链”主战场,铆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重整行装,以“五个攻坚突破”置顶推进科技创新“两篇大文章”,为全市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贡献婺城力量。”
一、聚力浙师大科创园质效实现攻坚突破
进一步理顺师大创新城实体化运行机制,提升工作协同力、建设保障力。发挥浙师大金华科创园引擎作用,加快集聚创新机构、引育创新团队。联动科研院校,与浙师大相关平台及其他科研平台深入推进合作。谋划招商策略,落实招商举措,聚焦链路招商,在区域招商方面深耕长三角,在行业招商方面锚定“2+X”产业。完善招商工具,扩大园区政策的宣贯面,推进园区产业基金的正式组建落地。扩大品牌招商,策划系列性路演活动招引项目,同步搭建新媒体运营矩阵,提升园区品牌质量。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谋划和实施,2025年师大创新城续建项目16个、新建项目6个、谋划项目9个,总投资252.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48亿元。
二、聚力主体培育提升实现攻坚突破
聚焦“深入挖潜、政策牵引、服务提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健全研发投入网格化联系服务机制,构筑“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的研发平台进阶体系,推进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研发经费投入“双提升”,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0.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53%以上。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助力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加快双龙实验室建设,争创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品种生物育种高地。
三、聚力两新深度融合实现攻坚突破
以梯队化、专业化为方向,系统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等孵化平台协同发展,形成匹配区域产业的孵化集群。支持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丁丁科创园提升孵育成效。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强化专项辅导,努力将规上工业库中非国高的企业培育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搭建两新融合平台,新增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备案达30项以上;用好“百博入企”“揭榜挂帅”等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平台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00项以上。探索设立校地、校企、政企等多渠道的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力争保持全市前列。
四、聚力教科人一体贯通实现攻坚突破
谋深做实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的教科人一体贯通改革文章,全力支持浙江师范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及大学科技园。抓好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扩建项目,助力集聚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推进浙师大数理医学院项目,力争2025年6月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招院引所,积极谋划2025“科技搭桥 助企赋能”高校行、“强廊助链 汇智婺城”科技提升等活动。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聘共享”制度改革,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科研共同体,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
五、聚力党建引领赋能实现攻坚突破
突出党建引领,构建“1+1+3”工作体系,即1个党组班子带头、1个党支部支撑和3个党建工作小组辐射(3个职能科室)一体推进,形成党建工作大格局。树立强科技思维和“项目为王”的理念,推行助企服务党员突击队等做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制度规范、作风转变、服务优化、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科技各项指标逐年进位,力争夺取2026年度“科技创新鼎”。落实党建联建机制,整合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势,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来源:金华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