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婺城区锚定全市“港廊链”主战场,聚焦创新平台提能增效、创新主体倍增提质、创新成果突破转化等一系列行动,主动融入浙中科创走廊发展格局,聚力打造浙中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持续激活创新动能,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奋力推动该区提速成势高质量赶超发展。
聚势赋能,提速科创走廊建设
一是运行机制实现破冰。学习义乌发展经验,对师大创新城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提升,建立师大创新城“提质攻坚专班+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的构架体系,确定由婺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实体化运行主体和婺城区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建设市场主体的实体化运行机制。
二是重大平台实现提能。浙师大金华科创园整体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入园管理办法已制定,并同步开展招商,12家企业完成入驻申请。浙江光电子研究院获评省新型研发机构,取得“等离子消杀冷链集装箱”等2项重大突破成果。
三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师大创新城全年实施项目17个,年度计划投资16.62亿元,完成投资18.34 亿元。其中科创强基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年度投资任务完成率167.4%。
夯实基础,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一是激励企业加大研发。设立无研发投入企业、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三张清单,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专项辅导,以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占营收比重从2.89%提升至3.43%,R&D投入强度达到2.82%,居全市第3位。
二是加强科技企业培育。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通过专题培训、政策宣传、实地把脉等方式逐家辅导,缩短了申报周期提升了成功率。2024年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万里扬股份及万里扬智能制造分别入选全省创新能力500强。
三是提升研发机构设置。鼓励企业沿着“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平台体系进阶跃升,全年备案省级研发中心4家、市级研发中心27家。积极谋划双创载体建设,智汇橙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仅2家)。
循“新”向“质”,推动产创深度融合
一是抓高新技术产业。按照深耕存量、广拓增量、进阶发展的原则做优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8.2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幅达19.4%。
二是推动技术攻关。积极对接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需求,打造“百博入企”等柔性引才品牌。引导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平台发布技术榜单120余件、成功揭榜12项。
三是开展双创活动。持续优化科创营商环境,搭建企业和院校沟通交流平台,举办“金心助企”科技沙龙、师大创新城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活动,全年开展增值化服务培训两场,覆盖企业400余家。
(来源: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