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1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2-28 15:03    浏览次数:    来源: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科协界别活动组: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科技界别活动组第115号)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以及科协界别活动组一直以来对我科技创新工作关心、重视与支持。您此次提案,关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电动(园林)工具行业,提出的建议对提升我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深受启发,将结合我市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动落实。

    一、产业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电动(园林)工具类注册企业近2500家,永康、武义合计近2000家;规上企业271家,其中市区54家、永康市134家、武义县55家,其他县(市)28家。2020年,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5.91亿元,同比增长7.74%;新产品产值159.16亿元,同比增长16.69%。201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9.17亿元,同比增长2.87%;新产品产值111.35亿元,同比增长4.84%;实现营业收入241.31亿元,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63.2%。我市已成为浙江省内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产业优势明显,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南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产业集聚度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区域性集中度高。90%的规上企业集中在永康、武义和市本级。二是产品功能显示度高。产品涵盖金属切削、砂磨、装配、建筑、林木加工、园林绿化等全系列,整机电动工具产品200余种,电动工具零配件2000余种,但产品功能以DIY家用级和半专业级电动工具为主。三是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以恒友机电、华丽电器、聚杰电器等企业为主生产的电锤(镐),以中坚科技、三锋实业、正阳科技等企业为主生产的油锯、割草机及以华丰等企业为主生产的手持式角向磨光机产品都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2. 技术标准领先我市电动(园林)工具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56项以及团体标准8项,其中,油锯、割草机、锂电锯等产品的标准起草单位均在我市。我市共有13人担任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市电动(园林)工具单项产品品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 会展经济成熟金华是电动工具会展大市,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武义县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连续举办了8届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6届中国(武义)电动工具设计大赛。永康也连续多年举办国际五金电器博览会、中国电动(园林)工具配件展。今年,第六届中国(武义)电动工具设计大赛和第31届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被纳入到第19届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暨首届长三角科创大会,影响力在不断提高。

二、培育工作成效

我们坚持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聚焦电动(园林)工具产业,探索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实践。

1.“把脉问诊”,找准关键“症结”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我们不定期地组织高校院所的专家服务团,对电动(园林)工具行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围绕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需求、做法和痛点,专家服务团结合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把脉支招、传经解惑,梳理企业难题需求,提出解决问题建议性方案,引导企业转变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形成了《金华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编制发布《金华市制造业八大重点细分行业科技创新资源分析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老师顺利解决了走访金东区浙江金美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时企业提出的“注塑件白斑与振动噪音控制”问题,攻克了技术瓶颈。

2.“精准对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去年 5月上旬,我们专程邀请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建华一行来金,就电动(园林)工具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精准对接调研。5月下旬,我局率队赴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开展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科技对接合作。经双方多次互动沟通,在共建电动(园林)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共同承办行业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以及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标准、检测、制造、研发、技能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9月,在“2020上海-金华周”开幕式上,我市与上海电动工具应用研究所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活动期间举办了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关键技术精准对接活动,我市30多位电动(园林)工具行业企业负责人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专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派出了多名技术专家,作了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关键技术专题报告,分享了科技成果及行业服务信息资源现场签约合作项目5项,成果丰硕。

3.“广泛交流”,提升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首次承办全国电动(园林)工具标委会暨“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研讨会,来自博世、宝时得、江苏东成等业内近百名专家齐聚金华,共同探讨电动(园林)工具产业发展趋势。我市企业金顺工具首次主导电动工具国际标准制定,这不仅是金华电动工具行业企业第一次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也是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第一次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意味着金华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科技创新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今年6月9日,首届全国电动工具行业质量发展大会暨2020年度电动工具国家抽查产品质量分析会在永康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电动工具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电动工具产品质量提升工作的鞭策和激励,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动工具之都”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强化企业质量意识、促进产品对标提升、增强制标创牌能力,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注入强大动力。

    4.“科技赋能”,助力高质量成长

组织实施“8710”科技支撑行动,提升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创新能力。在全市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工作开展之初,我市仅有电动(园林)工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0家,2019年新增37家,2020年新增77家,累计1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2019年新增75家,2020年新增75家,累计370家。

2020年,新推荐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家,培育企业2家。而2019年,全市仅有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电动(园林)工具行业获授权发明专利从2018年的76项、2019年的60项提高到了2020年的114项,创历年新高。

总之,我们努力从标准引领、顶层设计,再到关键技术精准对接,整体推进和引导电动(园林)工具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我市电动(园林民)工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类人才缺乏、产业链配套不健全、自主品牌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通过强链补链予以解决。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市现有电动(园林)工具规上企业271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家,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家。建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72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7家。研发平台和研发创新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当前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存在亟待解决的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比如我市锂电电动工具的核心“三电”(电机、电池、控制器)配件一致性与匹配性问题、引擎动力园林工具发动机环保排放问题、电动(园林)工具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工具的多功能创意设计及轻量化等问题都需要研发攻克,但企业自主投入研发的意愿与力度并不强。

2.专业人才缺乏。我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企业规模和知名度都不大,大部分企业在永康、武义等县城,对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吸引力。同时,待遇不高,也很难吸引到优质、专业的技术人员。

3.产业链配套不健全“三电”研发制造企业缺乏,“三电”零部件多是外部采购,依赖性和制约性大。产品检测机构不健全,企业自有实验室级别不高,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健全,很多检测或认证需要到上海或其他省市完成,提高了检测成本,也造成诸多不便。

4.自主知名品牌缺乏。外贸依存度高达90%以上,其中80%的产品以贴牌代工模式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约为10%。自主品牌产品销量及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博世、百得、牧田、东成、大有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自有品牌同质产品实际售价比博世要便宜1/3。由此可见,我市是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出口大市”,但非“出口强市”。

    5.绝对领军企业缺乏。我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存在“低、小、散”的特点,缺少“高起点、大投入、规模化、国际化”的领军型电动(园林)工具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如三锋实业、中坚科技、正阳科技、华丰、皇冠等企业产值基本在5-10亿元之间,而江苏东成、宝时得、泉峰等企业年产值均在30亿元以上。

四、下步工作举措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动(园林)工具产业要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必须要走创新之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推进标准化建设,拓宽海内外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

1. 指导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打造以家用级电动(园林)工具为主导,以专业级、工业级电动工具和高端配套为重点突破的“1+2”产业体系。

2.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3年,电动(园林)工具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着力打造全球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和全球第三大园林工具制造中心。

3.下步举措: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平台资源。根据现有块状经济基础及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有序整合空间,规划建设“永武金”产业集群,形成永康、武义和市本级“三足鼎盛,辐射全市”的产业布局,打造全球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和全球第三大园林工具制造中心。

 

图为:金华市电动(园林)工具产业空间布局图

二是加强企业引育,壮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产业集群内的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加快招引产业链高端及配套项目,着力招引专业级、工业级电动工具领域以及锂电池、无刷电机、高端模具等高端配套领域大企业或跨国企业,快速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参与标准制订。大力推进“标准化+”品牌建设,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加快制定“浙江制造”品牌培育清单,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境外商标注册,提高产品国际知名度,加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额,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大力推进“标准化+”品牌建设,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订,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并贯彻实施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完善品牌发展基础体系,提升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保障企业质量。

四是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建立产业创新研究院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提质培优计划,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项目联合攻关。一是搭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对于行业共性“卡脖子”技术难题,可以由产业研究院牵头组织研发攻关,克服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二是搭建检验检测共享平台。由研究院主导,引导企业或第三方机构加入,围绕电动(园林)工具产业共性需求,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共享平台,解决行业产品检测难题。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集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企业管理、人才培训、标准咨询、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维护等一站式服务。

五是加强人才引育,实施产业创新人才“蓄水池”工程。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金职院机电学院合作,建立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支持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开展“高校+企业”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引导市内相关院校增加电动(园林)工具行业工程师短期培训职能,为行业企业在职工程师“充电”提供平台。开展“揭榜挂帅”和“百博入企”,推动企业技术难题攻关和柔性人才引进。

电动(园林)工具是我市精准培育的特色产业集群,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用精准服务促进电动(园林)工具行业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市科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方黎明   联系电话:82469791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20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