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 东6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2-28 14:56    浏览次数:    来源: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陈玉兰代表

您领衔在人大七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多方聚力合作共建浙中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建议》(62号)收悉。您的建议对共建浙中高能级科创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应用导向,谋划建设浙中实验室

浙中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全省四大都市区布局科创大走廊之一。谋划建设浙中科创大走廊,有利于浙江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助力全省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带动引领浙中西部产业转型发展。目前,《浙中科创大走廊发展规划》已征集省级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拟提交省政府常务会审议。现“一廊六城”框架已基本形成,空间范围、功能定位、指标体系、产业改革集成等方面已基本明确。但是,浙中科创大走廊还存在高能级平台、高层次人才、创新投入、产业层级等方面的短板,特别是高能级创新平台缺乏,创新平台能级和数量与杭州、宁波相比差距较大。

我市出台的《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起点规划建设“浙中实验室”(暂名),争取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这是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浙中科创大走廊,支撑金义都市区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实验室,从我市目前基础看,在两个特色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是中医药领域。我市在中药材种植、产业、医疗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近期我市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了对接,就共同建设实验室开展了一些前期探索;二是信创产业。我市目前在这方面虽然才起步,但有一定的特色地位,值得进一步做深做实。故此,拟考虑设立以中医药或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研发方向的“浙中实验室”。6月1日,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筹建浙中实验室,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利用浙师大科研资源丰富、人才智力汇聚、创新因子活跃等优势资源,加快建设浙中科创大走廊师大创新城,聚力共建应用导向的浙中实验室。

二、汇聚创新动能,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

积极对接长三角优质高能级创新平台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整合多方资源,围绕生命健康、电子信息等核心产业源头创新需求,加快推进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设。

一是借力高校资源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引育。浙江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金华学院(金华理工学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等高校启动建设,人才培育集聚的平台持续壮大,不断提升创新资源聚集度。充分利用在金高校资源,加快建设义乌科技城(义乌双江湖科教园区)、师大创新城、中央创新城和金兰创新城等。特别是依托浙师大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打造师大引领、全域一体创新创业城

二是组织开展省级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工作。创新联合体是充分发挥创新组织者的引导推动作用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任务为牵引,由创新能力突出的优势企业牵头,政府部门紧密参与,将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有效组织起来协同攻关的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组织。目前,我市正积极组织申报,争取有所突破。

三是高能级科创平台质量持续提高。浙中科创大走廊内,浙大网新科创孵化园、浙江龙芯智慧产业园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项目进展顺利,为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承载地夯实了基础。持续发挥长三角G60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联盟作用,对接长三角高校科创资源。2020年9月,我市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成立了金华市智能制造研究院,聚焦重点细分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资源集中优势,有力融合金华智能制造先进资源,打造建设省级以上协同创新智造综合服务体;4月14日,金华市与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开启了金华、浙大校地合作新篇章

三、推进招才引智,加强“科创飞地”建设

去年“上海·金华周”启动建成的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首个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G60上海(金华)科创中心、大才大厦发挥着研发创新和招才引智桥头堡功能。截至目前,共有8家金华优质企业、4个研发团队170余名人员(博士8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入驻上海飞地企业研发中心;通过科创中心的招引,推进浙江快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落户磐安青创园,中科交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已经落户金磐数字经济园,预计每年新增税收贡献两千万元。通过科创“飞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全方位的孵化加速体系,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和一流研发机构在金落户全市已建设了42家沪杭“科创飞地”,入驻研发人员2150余名,研发成效正逐步显现,为承接优质科创资源和加强协同创新拓展了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浙中高能级科创平台共建

 

联系人:朱婵      联系电话:0579-82466309

 

 

              金华市科学技术

            2020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