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永5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12-30 18:03    浏览次数:    来源: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陈泽鹏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结合推进产业转型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2021-2023年,市本级科技创新政策实际兑现资金年平均增长达45%以上。其中为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奖励比上年增长60%2021-2022年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速38%、全市R&D研发费用投入增速达13%解决企业创新发展贷款难的问题,出台《金华市科技信贷管理办法》(金市科〔2022〕74号),鼓励支持科技信贷用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截止2023年底全市14家科技合作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820万亿,比2022年底增长15.2%,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46.6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0%政策惠及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效益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政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继续加大科技资金的支持扶持力度引导和激励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主动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是持续加强科技政策带动。加快出台《金华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从“一链五端”,完善成果转化链,从需求、供给、人才、资金、服务五个方面保障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修订“金华市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加强财政投入撬动,实现科创资金来源多样化。用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抓手,确保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市里也将谋划组建市科创投资公司,创新国有资本创投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支持完善多元化科技资本链条。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动,实现创新层次高端化。继续打造重大科创平台,加速创新资源汇聚,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实揭榜挂帅”“主动设计”“竞争性立项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库,重点支持浙中科创走廊重大科创平台及十条重点产业链。聚焦小切口、大场景的主攻方向,破解影响产业链安全、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创新阶段的企业提供权益资本支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重要指示。一是大力推进培优育强上市发展。深入实施“尖峰行动”、培优育强上市发展三年行动,创新实施企业上市“618”工程。对企业上市给予分阶段、全过程奖补支持,如对在境内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奖励500万元。对首发募集资金投在本地项目的,按符合监管要求、经审计确认实际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二是全面完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落实《金融支持人才服务十二条举措》,聚焦“产品、平台、机制、政策”四个方面,建设包括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创投、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省级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其他符合专精特新发展要求或具有相应潜力的企业进入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进行孵化、规范、培育,对进入“专精特新”专板规范层的企业奖励30万元,进入培育层的奖励50万元。三是整体打造资本市场服务生态。与浙江股权服务集团战略合作,共建实体化运营的浙股(金华)企业上市培育服务中心。组建金华市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会,汇企、汇资、汇智,导入专业资源要素助力我市企业做优做强。与国内头部资本服务机构合作打造金华市创投服务平台,培育壮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杠杆撬动作用,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性较好的企业项目,予以“政府基金引导+市场化股权投资+项目落地”等组合政策支持。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金华市培优育强创投基金、规模10亿元的浙大普化医疗创新成长基金和金义自贸区国元科创引擎发展基金等,规模10亿元,助力浙大金华研究院信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加速企业上市步伐。四是推进各层次的科技贷款补助。从国家层面,今年四部委专门下发《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全市近200家企业申报各类科技创新再贷款金额近50亿元。从市县层面,持续推进科技信贷和创新券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