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武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12-30 17:57    浏览次数:    来源: 金华市科学技术局

尤志福代表(领衔代表):

您在市人大八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政策的建议》(2号)已收悉。从加大对农业科技扶持力度、向山区县倾斜农业“双强”项目、支持武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对我市农业科技工作提出宝贵建议,您的真知灼见对推进我们的工作有裨益,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经会同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强农业“双强”政策支持,农业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近年来,围绕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制定完善科技惠企政策,先后出台了《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金政发﹝20217号)《中共金华市委科技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政策意见》《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三十条》(金政办发〔202341号)《深入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奋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浙中样板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推动和鼓励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在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培育、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从政策层面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我市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支持和引导农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2023兑付农业科技创新资金1394万元,创历年新高

二、加大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助推农业企业创新发展。

围绕省“415”先进产业群和市“2+4+X”重点产业,瞄准农业“双强”前沿科技和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农业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引领支撑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发展。针对我市农业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优化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强化主动设计,形成更加精准的技术凝练机制,针对性重点配置项目资源,集中攻克一批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出台专项政策措施,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2023全市争取中央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7个,项目数量全省第1,占比30%尖兵”“领雁项目5组织实施市级农业主动设计项目2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84项。通过科技项目攻关,自主研制成功乘坐式采茶修剪一体机,实现该产品首列国产化,取得标志性攻关成果;研制成功多款小马力多功能丘陵山地拖位机。“多功能高速插秧”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灵芝全产业链高品质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三、加快推进科创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动力。围绕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金华市“336”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打造“510”重大科创平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农业创新载体2023年以来,新认定市级农业重点实验室3家,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4家,永康市丘陵山区小型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国涉农企业共为4家,其中我省占2家),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武义县现代农业产园区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金华市婺城区绿色畜牧农业科技园区列入省级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

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农业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发挥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作用,完善科技型企业数据库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评估系统,重点抓好农业中小型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23以来,新增农业类国家高新技术企203农业类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43,省农业科技园区2家,建市级以上农业研发机构 ,其中省级以上2家。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农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攻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特别是受疫情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以及面临外部需求下降等困难,虽然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科技导向作用,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继续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动力。

一是进一步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针对我市主导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科技型、成长型农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和创业环境,新修订完善关于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山区县农业产业和农业创新发展扶持力度,为我市农业企业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是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支持和鼓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加大科技攻关,对山区县农业“双强”科技项目加大倾斜支持,进一步扶持山区县农业创新发展。通过网络平台、举办专题培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科研扶持政策,有效扩大扶企政策覆盖面和影响力,帮助农业企业准确把握政策,用好用足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按比例资助等税收和科研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增强技术创新、提高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大科研扶持政策的推行力,让更多的农业企业享受到科研优惠政策引导全市建立研发投入激励机制,确保全市政府科技创新资金年增幅不低于15%,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支持资金年年增长。

三是进一步推进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提质。实施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构建“510”重大科创平台支撑体系,强化农业创新平台顶层布局,力争2027认定市级以上农业技术创新中心1市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5家、省新型研发机构1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0、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达到10推进武义等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育,引进一批大院名校优质创新资源,拟订专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农业企业组建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力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

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创新主体“倍增”攻坚力度。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建立健全金华市科技企业培育信息化平台,打好农业科技企业提档升级、梯次培育,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组合拳,力争年新增农业类高新技术企业200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50家以上。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关怀!期待您继续给予建议和指导!

联系人:管     联系电话:82270003